在Bourse de Commerce的改造中,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得獎主、日本建築大師 Ando Tadao 展現了他標誌性的清水模建築技術。他在歷史建築的內部巧妙地嵌入了一個高達九米、直徑三十米的混凝土圓柱體。圓柱體以其極簡、純粹的線條和灰階色調,與十九世紀鑄鐵和玻璃結構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新舊對話的獨特空間層次。這種「清水模」的運用不僅是技術上的精湛,更是對光線、空間和材質本質的深刻理解。



Pinault Collection 建築核心的宏偉圓頂,繪有壯觀的十九世紀壁畫,描繪了貿易的寓言以及全球五大洲的繁榮景象。這些壁畫由多位藝術家,包括 Alexis-Joseph Mazerolles、Antoine-Félix Garnaud 等人共同創作,其精緻的細節和豐富的色彩,壁畫在 1888 年至 1889 年間繪製完成。
這座曾是證卷交易所的建築,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被徹底打破。觀者彷彿化作宇宙塵埃,置身於一幅濃縮了人類億萬年文明進程的星際畫卷之中。
走入中央圓形大廳,韓國藝術家Kimsooja 的全新創作 To Breathe – Constellation 映入眼簾。這位以對光線、色彩和空間的詩意運用而聞名的藝術家,巧妙地透過鏡面的折射與反射,創造出一個如夢似幻、人影無限穿梭的體驗空間。身處這超現實的萬花筒般幻境,觀者彷彿置身於一場清醒的夢境。在此,人們得以用宇宙尺度的視野,仰望圓頂上那幅十九世紀壁畫,它濃縮了人類從原始到未來的浩瀚歷史。


在清水模圓柱外圍,玻璃盒裝載Kimsooja另一件作品 Deductive Object – Black Garden, 2024 以五件塗有啞光黑漆的木雕與木板組成,其極簡而富有哲思的抽象形式探索了存在與虛無、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係呈現出其作品一貫的沉靜力量。
這些形態的表面充分吸收光線,使其呈現出二維的視覺效果,開啟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空間。儘管作品是黑色,卻沒有陰影,因此也沒有光線;它包羅萬象,卻又超出我們的辨識能力。
Jeff Koons 在Bourse de Commerce 展出雕塑作品 Vous êtes ce qui achève l’œuvre(你就是完成作品的人)。這件作品由一塊巨大的不銹鋼板製成,鏡面反射了周圍環境與觀賞者,將你我的身影納入其中。Koons 透過這件作品探討藝術與觀者的關係,認為觀者的存在與互動賦予了作品最終的意義,並使其完整。作品名稱即點明了這個核心理念,強調觀眾是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La comédie humaine 人類喜劇與世界如常
皮諾收藏以其策展的深度和廣度而聞名。常設主題 La comédie humaine 透過藝術作品探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人性的複雜與多元,引導觀眾對當代社會和人類境遇進行深入反思。
而最新展覽「Le monde comme il va」(世界如常) 則匯集了François Pinault收藏中一系列前所未見的非凡作品。

2017年,Anne Imhof以裝置藝術表演Faust於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這個作品將展館變成一個冰冷、壓抑的空間,用高架玻璃結構劃分,讓觀眾從不同角度(或支配、或從屬)觀察表演者。表演者在透明板的上方或下方緩慢移動,呈現一個充滿監控與異化的世界,身體在其中既被暴露又被限制。
Untitled 2017 這幅畫作捕捉了 Faust 中的核心精神。畫中人物是Anne Imhof的繆思Eliza Douglas,她的半裸身軀從黑暗背景中浮現,半轉的臉龐顯得內斂而沉默。透過明暗對比,畫作營造出戲劇化的氛圍,並透過Eliza頭上戴著的、帶有標語的帽子,暗示著來自地下文化的反叛。這幅畫凝結了Faust中那種被無形結構所壓抑,卻又暗流洶湧的緊張感,是一股被禁錮的力量,也是當代世界壓迫下的凝視,旁觀他人的痛苦。
The silence of the world

Anne Imhof 在作品Untitled (2016) 中,展示了一個懸掛在架上的沙包。她藉由這個物件和表演,傳達出某種暴力,以見證我們當代的普遍不適(malaise)。
這件運動器材成為了作品的主體,其垂直的懸掛姿態,既令人聯想到簡化的懸吊人體意象,其作為現成品(ready-made)的特質,又暗示著一個可供擊打、引發身體表達的觸發點。拳擊的主題曾多次出現在這位藝術家的裝置作品中。

另一件值得關注的作品是英國藝術家 Damien Hirst 的 The Fragile Truth 。這件創作於1989年的作品,一系列透明的陳列櫃中整齊地排列著各種藥品,Medicine Cabinets 命名靈感來自性手槍樂隊的歌曲。它借鑒了傳統的「好奇心櫃」(cabinets of curiosities) 影射了人類命定的必然性,同時也反思了人類試圖透過製藥業改善甚至超越自身處境的努力。這個精心陳列的藥品櫃成為了對抗必然死亡的象徵,融合了醫學、象徵和精神層面的深意。


Sun Yuan & Peng Yu, Old People‘s Home, 2007,13 life-sized sculptures and 13 electric wheelchairs, varying dimensions © NUANCE&FORM
這些坐在電動輪椅上的超現實主義男性蠟像人物,緩慢且怪誕的攤在輪椅上隨機碰撞,蜷縮著、昏昏欲睡的行體彷彿在跳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舞踏。
無聲、荒誕、混亂的場景令人震驚,卻又透露出一種尖銳的諷刺意味。
儘管無法清晰地辨認世界古今「偉大」領袖的特質:政治家、將軍、宗教領袖、獨裁者、哲學家等等。他們的行動和行動能力都受到(輪椅)限制。Sun Yuan’s & Peng Yu’s刻畫的老人,體現了一種病態的父權制權力觀,以及統治機構在衰老和生存意志的支撐下所展現的殘廢。


Goshka Macuga, Of what is, that it is; of what is not, that it is not 1, 2012, tapisserie, 520 × 1726 cm.
Pinault Collection © NUANCE&FORM
在第一幅掛毯中,Goshka Macuga 描繪了一群阿富汗人和西方人站在DarulAman Palace的廢墟前,這是一座充滿西方風格的建築。
第二幅掛毯則描繪了一群來自藝術界的社會運動家和重要人物,包括藝術家本人,他們聚集在Orangerie, Kassel 的庭園中。Orangerie是十八世紀歐洲皇室建築的代表。
跨文化的對話與歷史共鳴
這兩處歷史場景——DarulAman Palace和Orangerie——都在二十世紀因國際衝突而遭到部分損毀。 Macuga 刻意將描繪阿富汗場景的第一幅掛毯在德國展出,而將描繪德國場景的第二幅掛毯在阿富汗展出,藉此促成兩個文化價值觀迥異的社會進行交流。
透過掛毯這個充滿歷史感的媒介,藝術家強調了兩個社會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共同經歷與命運。
Ghosts of the past

Maurizio Cattelan, Him, 2001, wax, human hair, costume, polyester resin and pigments, 101 × 43.1 × 63.5 cm © NUANCE&FORM
其中,Maurizio Cattelan 2001年的作品 Him 尤為引人注目。這件作品的視覺衝擊力極其巧妙而震撼。當觀者從展廳入口處遠望時,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縮小了的小男孩,孤單地跪在房間的角落,面對著牆壁,背影顯得既微小又有些無助,給人一種無辜或受罰的錯覺。
當好奇心驅使觀者一步步走近,那最初的錯覺便會被殘酷地打破。隨著距離的拉近,那稚氣的背影漸漸清晰,細節浮現,最終赫然揭示出其真實面貌——一位成人希特勒,身著西裝,雙手虔誠地合十,跪伏於地。
「無辜的小男孩」到「跪拜的希特勒」的急遽轉變,製造了一種極度的反差與心理震撼。它不僅挑戰了觀者的視覺判斷,更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人性的陰暗面和歷史的沉重感推到眼前,帶來一種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Pinault Collection 所不僅僅陳列著藝術,更是一個讓建築與歷史、當代藝術彼此激盪的獨特場域,為所有造訪者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視野。無論是想了解巴黎證券交易所如何從金融殿堂搖身一變成為藝術聖殿?或是熱衷於探索建築與文化脈絡,Bourse de Commerce 都將成為您巴黎旅程中極具啟發性且不容錯過的劃時代地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nault Collection 近期展覽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 在商業交易所設置的裝置藝術「clinamen」,巧妙地將古老的哲學概念與當代藝術結合。這個詞源自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Ἐπίκουρος的原子論,後經羅馬詩人Lucretius在《物性論》中以詩歌形式發揚光大。它指的是原子在虛空中的偶然偏斜,正是這微小的、無法預測的偏離,打破了嚴格的因果律,為萬物的形成與自由意志提供了可能。
Boursier-Mougenot 的作品將此哲學思想具象化。他設計一個水池,讓瓷碗隨水流隨機漂浮、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這裡的瓷碗扮演了「原子」的角色,而水流則是虛空中的力量。它們的每次碰撞都不是預先設定好的,而是由偶然性決定。這件作品在原本強調理性、秩序與精確計算的商業交易所空間中,引入了非確定性與詩意。
觀者身處其中,不僅是欣賞一件視覺作品,更是在聽一場由偶然創作的「交響樂」。這件裝置藝術不僅是美學的呈現,更是一場哲學思辨:它提醒我們,在看似精密的系統中,微小的偏離和隨機性,往往是創造力與新事物誕生的關鍵。
文 / photo by NUANCE&FORM